第(1/3)页 刚刚在阜县放了把火,烧掉几个蛀虫,转身就给我们甩过来一个要‘改天换地’的方案。 大家都看看,议一议,这个题目,我们华东局接不接,怎么接?” 报告在几位主要领导手中传阅。 一位负责经济计划的领导,风格更偏向务实计算最先放下文件,扶了扶眼镜,语气谨慎: “魄力确实不小,规划也做得有模有样,‘治碱先治水’,‘系统治理’,思路是对头的。” 他抖了抖手中的报告,语气却带着强烈的质疑:“就是汉东省的这份报告,口气大了点。 治理两千一百万亩盐碱地?动员百万民工? 周明光和孙亚军同志我是了解的,一向稳重,这次怎么也跟着陈朝阳这个年轻人一起‘冒进’了? 我看这更像是陈朝阳个人的‘英雄主义’在作祟!” 他环视众人,抛出了最现实的问题:“同志们,现在是什么时候? 现在是朝鲜战场上,我们的志愿军将士正在和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浴血奋战,每一分钱,每一粒粮食,每一吨钢材,都应该优先保障前线! 国家正在集中一切力量打赢这场立国之战。 在这个时候,汉东省要上马一个需要耗费海量资源、周期长达数年的地方工程,这是否符合全局利益? 战线拉得太长,风险太大。 我的意见是,精神可嘉,方案可以储备,但大规模实施, 不如等朝鲜战局稳定,国家财政稍微宽裕之后,再考虑不迟。 等仗打完了,再安心搞建设嘛。” 这番“大局论”立刻引起了几位领导的微微颔首, 然而,他话音刚落,一位身着军装、眉宇间带着战场杀伐之气的军队系统代表,立刻洪声反驳: “等等! 我不同意这个‘等’字,仗要打,家就不要建了? 前线将士抛头颅洒热血,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后方能过上好日子,建设新社会吗?!” “前线压力确实巨大。但是,”他话锋一转,“我们也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