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今天咱们在这里讨论的,可能就是未来全国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的一个起点!” 陈朝阳的话,为这场技术讨论画上了一个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句号。 原本觉得遥不可及的设想,在集体的智慧碰撞下,似乎看到了一条隐约可行、需要艰难探索的道路。 会议室里的人们,眼神不再是怀疑和震惊,而是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兴奋和使命感。 技术的光芒,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照进了这片被黑幕笼罩已久的土地。 会议的最后,陈朝阳脸上的温和笑意渐渐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在场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严肃。 他的目光不再是描绘蓝图时的炽热,而是沉静,缓缓扫过在场每一张面孔——从眼神重新燃起希望的老矿工,到跃跃欲试的年轻技术员。 “同志们,蓝图,我们画好了。 路子,我们也找到了。 瓦斯要变宝,楼房要盖起,学校要开办……所有这些,听起来都让人心里头热乎,有奔头。” 他话锋陡然一转: “但是,我今天在这里,必须给你们,也给我自己,浇一盆冷水,念一道紧箍咒!” 他抬起手,用力指向窗外那高耸的井架: “所有这一切,所有的规划,所有的希望,所有的未来,都有一个铁打的前提,一个容不得半点折扣、掺不得一丝假的前提! 那就是——安全!” 他再次强调安全………… “人命关天,”他一字一顿, “我知道,在有些人,甚至是很多老把式心里头,觉得下井就是‘闯阎王殿’,‘死活由命’。 磕碰流血是常事,瓦斯煤尘躲着走,真出了事,那是自己‘点子背’,是‘窑神爷’不赏饭吃……” 陈朝阳的语气里充满了对这种麻木和宿命论的愤慨与驳斥。 “我今天,就是要告诉所有人,这种想法,是错的,是大错特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