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首长行程紧,我们得立刻动身,按时间算,首长现在应该快到北平了,我们今天就赶去,绝不能误了时间!” “对,现在就走,”徐卫华立刻响应,“我这就去让通讯员回电,告知首长我们即刻动身,我去备车!” “等一下,”张文杰叫住他,思维飞速运转,“我们这一走,至少一两天。 工作要交接一下,立刻通知许明远副书记、王副专员,还有武装部的老赵,10分钟后开个紧急短会!” 10分钟后,小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几位专区核心领导听到消息,同样震惊不已。 张文杰言简意赅:“首长奉命调任南方,途经北平召见我和卫华同志。 我们即刻动身,我们离开期间,日常工作由许副书记主持,重大事项电话可电话请示。 尤其两件事:一是年关维稳,二是春耕准备的统计,绝不能耽误……” 会议开得极快,但消息却像长了翅膀。 张文杰和徐卫华刚回到办公室匆忙收拾文件,机要科的小刘便端着茶水缸子从会议室那边小跑回来,脸上还带着得知重大消息后的兴奋。 他路过公署文书室门口,就被相熟的李文书叫住:“小刘,刚才会开得那么急,出啥大事了?” 小刘下意识地左右一看,压低声音,却掩不住分享的欲望:“了不得的大事,陈书记从朝鲜回来了! 不是回来,是调走了,高升! 去南方当大官啦,张书记和徐处长这就要赶去北平见最后一面呢!” 他这话说完,才猛地意识到失言,赶紧补了一句“嘘……可别往外说”,便匆匆走开了。 然而,话语一旦出口,便再难收回。 李文书愣了片刻,转身就对办公室里整理文件的另一位同事感叹:“老天爷,陈书记要调去南方了!” 消息就这样,从一个办公室流到另一个办公室,从干部传到勤务人员。 公署食堂的大师傅老赵,在给准备出车的司机小孙多拿两个刚蒸好的窝头时,也从对方那里听到了三言两语:“……去北平,见陈书记,调令下了……” 老赵在围裙上擦擦手,走到食堂门口抽旱烟,恰好看到县农会的老会长来公署办事。 老赵顺口就唏嘘了一句:“老会长,您说多可惜,陈书记那样的好官,这就要调走喽,咱昌平的福气薄啊……” 老会长一听就急了,烟袋锅子都忘了磕:“啥?老赵你听谁说的?陈书记要走?真的假的?!” 他再也顾不上办事,扭头就往外走,脚步又快又急,路上遇见了正从被服厂出来的军属王大娘,忍不住就把这惊人的消息分享了出去。 “他大娘,不好了,听说陈书记要走了!” “天爷!为啥呀?去哪呀?”王大娘手里的布兜子都惊得掉在了地上。 “说是高升,去南方……张书记和徐处长这会儿就要去北平见呢!” “这……这咋能行,也不说一声,俺们得去送送,没啥好东西……家里还有……” 王大娘说着,眼圈就红了。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消息迅速扩散至公署大院之外。 当张文杰和徐卫华收拾妥当,正准备赶往吉普车时,刚走出公署小楼,便被眼前的景象定住了脚步。 老会长手里提着一个盖着蓝布的小篮子,激动地问:“张书记,徐处长, 俺们听说……听说陈书记要调走了?是真的吗?” 消息传得如此之快,这让张文杰和徐卫华在感慨陈朝阳威望的同时,心底也瞬间升起一股凛然之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