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欲领两奖,计划出国-《四合院:八极传人过目不忘》


    第(1/3)页

    第138章  欲领两奖,计划出国(求订阅)

    赵信听到这个问题,脸上带着笑容:“这位先生,对于你说的这件事情,我当然是站着看,正如我现在的姿态。”

    这一番话,赵信用的是英文回答,英语说的是相当标准。

    这记者听到赵信的回答一时间愣住了,他记得前年曾经有‘同僚’采访过赵信,问的同样是比较敏感的问题,然后被赵信以‘这人说的是什么?’为由躲了过去,这才换成了略同中文的他。

    没想到他用了中文发问,但是赵信却用了流畅的英文回答。他可不相信,短短一年多时间,英语能到这种水平。

    记者发愣,赵信却是和大家伙点头示意后,和娄晓娥一同离去。

    立陶宛宣布独立,滔滔大势已经触发。

    虽然大多数人都不太清楚情况,以为世界还和原先一样,但是当前西方媒体已经像是过年一样热闹了。

    两极争霸了数十年,如今苏联似乎陷入了难以解决的危局之中。

    坚固的堡垒,似乎已经从内部开始瓦解。

    国内嗅到这股风的人或许会担心、会彷徨。但是赵信不会,正如他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一般。

    “他站着看”从来不会‘躺平’。未来是干出来的,中国往后的繁华也绝非别人的施舍。

    而至于立陶宛的独立,赵信只想说,当汹汹洪水漫过去,世界兴许会更加美好。

    当然这里的‘美好’,可能对大洋对岸的老美更加得利。

    兴许很快就能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

    赵刚毅和王红萱结婚后,只在京城待了三天,就去杭州定居了。

    赵信也回到了星海大厦,重新投入到工作之中。

    他的邮箱里,有着不少研发团队发过来的疑难杂症,这是当前的科研小组惯例,若是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详细描述之后发送到赵信的邮箱里。

    赵信会及时查看,大多数都会给出解决疑难问题的思路。少数会直接进入研发小组,或者派人进入研发小组来解决问题。

    星海大厦顶楼,赵信坐在星脑前,处理这些邮件。

    星脑的系统,以及星脑机房的设施比起以往更加完善了。

    周围的墙壁之上铺设满了电子屏幕,有的显示着当前的人事部门,有的显示着研发团队的概况。

    三年多的时间里,星海集团的业务比起以往扩展了不少。

    首先科研方面,星海金融平台已经开始集团内部测试,若是没有问题三个月后将会作为一款新的软件产品对外提供服务。

    倪光研究小组,早在前年就已经完成了16位微处理器的研究,当前则是在16位的基础上,开展32位微处理器的研究。32位微处理器cpu是当前电脑的主流,赵信也时不时会加入其中的研究。按照当前的进度,32位微处理器有望在今年底研发成功。

    等到明年中旬就能正式量产,到时候星海集团可以生产属于自己的电脑。

    cpu关卡突破之后,余下的部件,除开自己生产之外,也可以从东亚其他国度购买。

    比如日本,或者韩国。

    星海集团的研发人员,硕士学历以上的已经突破了百人大关,所有研发人员约莫两千余人。

    有不少软件开发团队,都是本科生带队。

    当前的计算机相关的研发团队主要有四个,排在第一的自然是倪光为组长的星光小组;

    第二的则是白人冈瑟为组长的金融小组;

    第三的是孔曹文为组长、冈瑟兼任副组长的互联网小组,旨在于研发互联网;

    第四的则是最新组建由卢科技担任组长的‘手机’研发小组。

    当前最赚钱和最火热的产品,自然是大哥大了,在这一点上,星海集团肯定会抓住机会。

    赵信大致扫了一圈星脑显示的各个屏幕,星海集团运转优秀,各方面的人员配置也是当前的极限了。

    “星脑,检查一下刚刚我编写的邮件,是否有错漏之处?”

    “主人,所有邮件都无错漏,是否发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