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话虽然直白粗糙,却带着一股强烈的民间义愤。 “说得好啊,大壮同志请坐。”陈朝阳肯定道, “‘坏了良心’,这四个字很重,也很实在。 这说明我们的基层同志,心里是有杆秤的,是向着乡亲们的。” 他先是鼓励,然后才引导性地追问:“那我们平时工作中,怎么才能时刻摸着良心,不忘了本呢?” 田大壮摸着后脑勺,憨厚地笑了笑:“俺……俺就是个粗人,大道理讲不好。 俺就记着,多往村里跑,多听老乡念叨,谁家有难处,能帮就帮。” “多往村里跑,多听老乡念叨,”陈朝阳重复了一遍,赞赏地说, “这就是最实在的工作方法,这位同志虽然话不多,但抓住了关键,那就是不能脱离群众,谢谢你,请坐。” 他又看向那位年纪更大的乡村干部:“这位老同志,我看你经验很丰富,你也说说?” 刘万全站起来,声音洪亮,带着老革命的正气:“陈书记,俺叫刘万全,王村支部的书记,俺觉得,就是要把对党忠诚放在第一位,时刻记住自己是党员,不能被花花世界迷了眼!” “这同志说得对,原则是我们的根,请坐。” 陈朝阳让他坐下,随后话锋温和却切中要害地转向一个更具体的问题,“万全同志,向你们支部学习上级文件精神,都是怎么开展的?” 刘万全实话实说:“陈书记,俺认字不多,文件来了,多是让文书念给大家听,一起讨论,领会精神!” 陈朝阳点了点头,心里的那抹沉重,变得无比具体。 看着这些忠诚却可能知识匮乏、充满干劲却可能理解有限的基层骨干。 他们构成了政权最基础的支撑,却也可能是政策传导中最薄弱的一环。 上面的精神,经过他们一层层传达,到了真正执行的村庄、田头,还能剩下多少原意? 张启明之流,或许正是利用了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和认知的差距,才能上下其手! 但此刻他没有丝毫轻视的意思,反而感慨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