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他的话语愈发具体,描绘出清晰的图景: “而且我认为,很多岗位,女同志天生就有优势! 比如行车工,需要的是稳当、心细、有耐心,我看女同志就比毛手毛脚的小子强嘛! 质检员,需要的是敏锐、认真、一丝不苟,女同志的眼力往往更毒! 还有未来的技术员、工程师,只要肯学、肯钻,女同志一样能成为大师傅,成为技术带头人!” “总之一句话,”陈朝阳斩钉截铁地宣告, “在金陵机器厂乃至京州市,乃至汉东省,往后评判一个工人,只看你的技术高低,贡献大小,不看你是男是女! 只要你有技术、有能力,你就能评上高等级,拿到高工资,享受到所有应有的荣誉和待遇! 这,就是我陈朝阳给大家的保证!” 这番话,立刻在女工区域激起了远比之前热烈的反应。 许多女工难以置信地互相看着,眼中燃起的希望火苗比男工更盛,而一些男工则在错愕中开始认真思考。 陈朝阳知道,思想的坚冰非一日之寒,但他今天,必须重新凿开这第道裂缝。 “还有厂工会要组织起来,篮球赛、歌咏队、放电影,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 我们搞建设,不是当苦行僧,是要让大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有奔头!” 这番话,立刻激起了更加巨大的波澜。 女工们依旧是难以置信地互相看着,年轻人更加群情振奋。 全厂大会的激情与喧嚣,在荡开一圈涟漪后,水面下更深沉的淤泥开始翻涌。 改革遇到的第一个实质性阻力,并非来自普通工人,而是源于中层干部固化的思维和权力惯性。 大会后第三天上午, 金陵机器厂会议室内烟雾缭绕, 陈朝阳,当仁不让地坐在会议桌的主位上。 他的存在本身,就给这个房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主持工作的副厂长张爱国紧挨其左手边坐下,身体微微前倾,姿态恭敬。 郑春秋则坐在陈朝阳右侧的位置,面前摊开着笔记本。 会议议题是讨论“八级工考评小组”的组建方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