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总之,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 “是,书记!我回去就立刻办理,确保郑厅长和慕白同志能安稳入住。”李赤水迅速在本子上记录完毕,干净利落地回答道。 陈朝阳重新靠回座椅,目光再次投向窗外。安排好了这些“后院”之事,他才能更加心无旁骛地,去面对前方工业战线上的波澜壮阔与暗流汹涌。 ……… 四月的金陵机器厂,依旧如一台锈迹斑斑却仍在惯性运转的老旧机器。 厂区占地广阔,高耸的烟囱沉默着,大部分未曾冒烟。 红砖厂房斑驳,车间里传出的机床运转声有气无力。 但依旧是京州市乃至汉东省工业体系里不可或缺的一面旗帜。 然而,这块旗帜如今却显得有些沉寂,缺乏锻打新时代精钢的火热与力量。 陈朝阳的吉普车再次驶入厂门时,门卫老韩显然已经认识了他,上次微服私访让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神情也变成了混杂着敬畏和紧张的立正敬礼。 厂里早已传开,上次那个在车间跟老师傅聊了半天、问东问西的年轻人,不是什么上面来的小干事,而是现在省委第四书记、兼管工业的陈书记! 是比厂长、书记还要大得多的大领导! 陈朝阳这次来,没带大队人马,只带了警卫员王小川和已然换上工装、眼神里充满技术员般专注的郑春秋教授。 车辆在厂部办公楼前停稳,陈朝阳带着郑春秋和王小川刚下车, 一位身着蓝色中山装、戴着眼镜的中年干部就小跑着迎了上来,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紧张和恭敬。 “陈书记,欢迎您再次莅临指导,我是厂里的副厂长,张爱国。”他伸出双手紧紧握住陈朝阳的手,语气有些急促。 “张爱国同志,你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