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孙省长问到了要害。” 陈朝阳点点头,“增加支出是肯定的。 但这笔钱,我们不能省,也省不得…… 它是对‘技术’这项最重要生产力的直接投资! 资金来源,我认为有几个渠道: 第一,工厂内部挖潜,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产生的效益,必须拿出一部分反哺创造这些效益的技术工人; 第二,省财政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在全省技术比武中晋级、或者有重大技术革新的工人同志们给予一次性重奖; 第三,在制定工资总额计划时,向技术密集型、进步快的企业适当倾斜。” 他顿了顿,强调道:“至于医疗等待遇,我们可以规定,六级工以上,其直系亲属可享受部分医疗费用报销; 八级工及以上,可享受与处级干部相当的医疗待遇。 这不是搞特殊化,而是要树立‘技术吃香’、‘工匠光荣’的鲜明导向。” 这时工业厅的一位副厅长补充了一个技术性问题: “厅长,不同行业的工种千差万别,机械加工的八级工和纺织挡车的八级工,技术内涵完全不同。 这等级标准如何制定才能既统一框架,又兼顾行业特点? 还有,工龄在定级中应该占多大权重? 总不能完全看年头吧?” “这个问题非常专业。”陈朝阳肯定道, “我们必须成立一个由行业专家、顶尖技工、高校教师组成的‘省级工人技术等级评定委员会’, 分行业、分工种制定具体的考核大纲和评级标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