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深知,个人的悲剧往往映射着系统性的缺陷。 “春来是个好兵,是个好警卫员,他本不该死。” 陈朝阳再次坐在颠簸的吉普车里,闭着眼睛,眉头紧锁,在心中对自己说。 “老牛坡的埋伏,看起来是敌人凶狠狡诈。 可往深处想呢? 如果情报网络更严密一些,如果地方上的清理工作更彻底一些,如果某些干部没有被腐蚀、能及时发出警示…… 春来同志或许就不会用自己的身体去挡那颗子弹。” 他的思绪又飘回了大兴煤矿,想起了那些在煤尘中咳得直不起腰的矿工,想起了井下那些腐朽的支护木,想起了老耿叔他们曾经绝望而麻木的眼神…… “马保华、孙福山这些蛀虫该杀,可再往深处想, 如果没有管理下的模糊地带, 如果没有缺乏有效监督的土壤,他们又怎么能够如此无法无天,把几百号人当成奴隶一样使唤? 那些死在井下被瞒报的矿工,他们每一个人的死,难道仅仅是因为运气不好或者马保华个人狠毒吗?” “不,不是的。” 他猛地睁开眼,目光看向窗外飞逝新生的田野。 “一个人的悲剧,背后往往牵着一根线,这根线连着的是整个系统里出了问题的环节,是制度的漏洞,是监管的缺失,是标准的混乱,是风气的败坏…… 春来的牺牲,矿工的血泪,都像是在这架生锈、运转不灵的旧机器上,发出的刺耳警报声。” 这种明悟,让他从失去战友的悲痛和查处个案的成就感中,升华出一种更宏大、也更沉重的责任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