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陈朝阳微微点头,但眼神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他理解在特定时期需要提倡奉献精神,但将带病、带伤坚持高危作业作为榜样宣传,本身就反映了安全观念的淡薄和对个体生命的轻视。 马保华见陈朝阳点头,仿佛受到了鼓励,声音提高了一些,又举出另一个例子: “还有更感人的,我们矿上的劳动模范,薛大山同志,那觉悟真是没得说! 有一次,他同班组一个工友老家的父亲病故了,工友心急如焚想回去奔丧。 薛大山同志就耐心做他工作,说‘现在正是生产任务紧的时候,一滴汗水一滴煤,咱们多挖一锹煤,就是为国家建设多出一份力。 相信你父亲在天之灵,也会理解你为公忘私的!’最后成功劝服那位工友留了下来,坚守岗位。” 说到这里,马保华脸上洋溢着树立典型的成就感。 孙福山也在一旁附和地点点头。 然而,陈朝阳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在他的价值观里,人伦孝道是基本,在非战争状态下,以生产任务为由阻止工人奔丧,这已经偏离了“革命人道主义”的范畴。 他敏锐地察觉到,这种被推崇的“典型”,其内核可能已经异化。 马保华并未察觉陈朝阳细微的变化,越说越起劲: “还有啊,大山同志自己也是榜样。 前阵子他染了风寒,咳嗽得厉害,大家都劝他休息。 他却说‘这点小病不算啥,不能影响进度’,还鼓励其他有点小毛小病的同志,‘要坚持干活,思想不能掉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