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报告首长,一路还算顺利。 国内的景象确实日新月异,虽然百废待兴,但处处都能看到建设的热情和新的气象,令人振奋。” 简单的寒暄和过渡后,谈话迅速转入核心议程。 首位者身体微微后靠,双手交叉置于腹前,做出了专注聆听的姿态:“朝阳同志,那就谈谈吧。 你在朝鲜这几个月,亲临一线,带的是我们独一无二的装甲炮兵部队,你的感受和思考,总部非常重视。放开谈,想到什么说什么。” 陈朝阳神色一肃,身体前倾,开始了他的汇报: “是,首长。那我就从最直接的感受说起。 最大的冲击,是技术代差带来的作战模式的根本性改变。” “首先是炮兵。”他开口道,这是他的本行,“美军的炮兵反应速度、火力密度、尤其是后勤补给能力,远超我们。 他们连排一级的突击行动,往往都能得到连级甚至营级炮火的即时支援。 他们的无线电普及到基层,呼叫炮火就像打电话一样方便。 除了我们炮兵师,装甲师之外,同志们还大量依靠步兵冲击、手榴弹和迫击炮。 这不是战士们不勇敢,是体系上的差距。” 首位微微点头,表情凝重:“嗯,这个问题,前线很多同志都反映了。总部也在想办法加快炮兵的建设和训练。” “其次,是装甲力量和立体作战。”陈朝阳继续开口,语气加重,“美军一个团级战斗队,其坦克、自行火炮、卡车的数量和质量,远超我们一个军。 不是我军稀少的情况,是根本没有的问题…哪怕我部歼灭的美17团,韩首都师下辖联队,亦是如此…全副武装… 他们的空中力量不仅仅是轰炸,而是贯穿始终的近距离空中支援,他们的飞机时刻都能对我们的行军、集结、补给线造成毁灭性打击。 我们常说‘钢多气少’,但不得不承认,在现代化战争中,‘钢’是‘士气’能够有效发挥的物质基础。 没有足够的‘钢’,‘气’的代价太大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