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忙里偷闲-《雄魏》
第(2/3)页
杨信阳撇撇嘴,“那是自然,我来给你讲讲,该怎么涮羊肉。”
什么部位的羊肉适合涮羊肉,比较常见的部位大概有上脑、大小三岔、黄瓜条、磨档,偶尔有一头沉和羊筋肉,羊上脑在后脖子附近,肉质软嫩,偏肥一点。
大三岔是羊后腿上方,是最肥的部位;小三岔是前腿上方,相对来说更肥瘦相间一些。
黄瓜条被很多人认为是羊肉身上最好的部分,长在羊大腿和臀部,呈条状包裹着股骨,一只羊身上就两条,口感很脆,非常有特点;磨档与黄瓜条相连,也属于偏瘦的部分。
一般来说,小三岔、黄瓜条和上脑是大多数人都比较喜爱的部位,大三岔有点太肥了,
而磨档又有点太瘦了,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拼部位切的方法,把几块肥瘦不同的部位拼在一起切,切出来看着像一个部位的肉,肥瘦相间,有嫩有脆,也是一种吃法。
对对对,孺子可教也,就是那样,把肉条给我拼起来。
清水煮开了,白菜在其中载沉载浮,杨信阳抄起筷子,打量一番军士们端上来的手切羊肉,肉会厚一些,有些部位切出来格外厚,夹起满满一筷子浸进沸水里,还是看着表面变色就拿出来。
杨信阳蘸着麻酱哧溜一口,不太熟,手切的好羊肉相对来说不那么容易老,肉进了水里,多翻几次,表面变色后再多翻个一两下就可以了。
吃涮羊肉时,一般会按照先肥后瘦的顺序,最后才下白菜和豆腐。半盘羊尾,几片上脑下锅,锅里顿时就有了肉的香气,这时再下小三岔和黄瓜条,就更好吃了
杨信阳饿得狠了,风卷残云一般,顷刻间吃掉一腿羊,见服侍自己的小校和几个汉子,看得直吞口水,便把筷子一放,“去,拿几双筷子和碗过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