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清凉境界-《烟火岁月》
第(2/3)页
清凉阁之秀,秀在天然。劈断的悬崖,岩石突兀嶙峋,峭壁高耸直立;幽静的山谷,溪水顺流山涧,百鸟随风歌唱;忠诚的古柏,身姿虽呈百态,枝头皆望阁楼;奇特的黄栌,虽然出身贫瘠,却也根深叶茂;山岳之秀,尽揽其中;山村之奇,皆入画里。
清凉阁之美,美在人力。古朴的楼殿,白云飘移楼阁,旭日光照灿烂;蜿蜒的阶梯,两侧悬崖危立,一线天隙通过;壮观的寺庙,巧妙跨壁飞檐,神奇勾栏斗拱;人力之美,精彩缤纷;思想之能,叹为观止。
站在清凉阁,四处远眺,只见:山下的小河沟,静谧平顺,宽阔浅流,不急不缓,不惊不扰;河岸的小村庄,石屋错落,炊烟袅袅,欲走还留,欲静还闹;对面的大山上,草碧树茂,风轻影摇,且歌且舞,且思且说;弯曲的道路中,车流点缀,音稀声弱,若隐若现,若光若梭。
据村民说,自从修建了清凉阁,这里就风调雨顺,人们祥和安宁。都说是巨龙显灵,安镇一方、保佑众生呢。
从北山到清凉阁,再从清凉阁到南山,走出一个漂亮的“v”字型,它饱含着胜利的寓意,象征着光明的未来。
同样的景观,出发点不同,心境自然也大不相同。
从下向上爬,则有努力进取,期待未来,攻难克险,实现目标的奋斗之感。就像人的成长经历,从小到大,正序展开。步步都反映出“期盼未来”和“努力奋斗”的心境。
从上向下看,则有全局尽握,经脉在胸,游刃有余,复盘回味的总结之意。就像人的历程回顾,由老及少,倒序进行。幕幕都体现出“曾经沧海”和“渡劫修炼”的意味。
是啊!山水如此,世界如此,时空如此,人生也是如此啊!”
村里的大戏台,顶上写着四个红色大字:群芳争艳。这四个字,把戏曲舞台的主题概括得明明白白。
林秋水后来回村,每次路过戏台,看到这四个字,心里就想起小时候的趣事,心想:不光戏曲舞台是群芳争艳,日常生活中各色人等、各种故事,又何尝不是群芳争艳呢!这四个字,真是传神又贴切!
大戏台这块地,原来是学校的操场和林秋水所在十一小队的土地。每次走到这里,从前的一幕幕就会浮现在他眼前。
林秋水的小学体育老师,是大队书记林明锁的儿子林国才。在林明锁的关照下,国才来到学校教书。一开始教自然常识课。国才上课从来不讲解,光是念课文就算完事。可他认字也不多,常常念着念着就卡住了,因为遇到生字了。
不过,这难不倒国才。因为他父亲和林秋水父亲是铁哥们,两家走得很近,林秋水常去他家玩。所以国才知道林秋水从小就爱读参考消息,认字多。这样国才就有了主意,每次遇到生字难字,就突然停止读课文,大喝一声,把林秋水叫起来,说:“你干什么呢?为什么上课捣乱?接着往下念!”
起初林秋水还有些发蒙,自己上课虽然有时爱交头接耳,但那也只是偶尔,不可能整堂课都在捣乱。有时候明明林秋水在认真看书,国才却突然把他喊起来,训斥两句,让林秋水接着读课文。等林秋水把生字念完,国才就会说:“停!坐下吧。”然后自己接着念。时间一长,全班同学都发现了这个秘密,每当国才遇到生字打磕巴时,全班学生就会齐刷刷看向林秋水。当国才点名喊林秋水时,大家就会爆发出哄堂大笑。后来不知怎么的,校长和老师们都知道了这个笑话,为避免尴尬,就把国才调去当体育老师了。
国才当体育老师后,对林秋水态度很不好。林秋水私下猜想,国才可能是怀疑自己向其他老师告了状。实际上林秋水很冤枉,他从没跟任何老师反映过。或者是因为这个读课文的故事,让国才当不成自然常识老师,所以国才把怨气撒在林秋水身上。
一次在操场上体育课,大家正在站队列。国才走到林秋水面前,不由分说踢了他一脚,说:“看你站的是个啥!”林秋水毫无防备,身体一歪就摔倒了。正好这时,十一小队的一个社员从这儿路过,看见这情形就大声说:“国才,你怎么欺负人!”
国才扭头喊道:“我没有欺负他,他站得不对!”
社员说:“站得不对,你可以教他,为什么要踢人!”
国才又回道:“我没有踢人。”
这时好几个同学也喊道:“他踢人了,踢人了!”
这下搞的国才十分狼狈,体育课也教不下去了,气恼地大喊一声“下课!解散!”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