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各地乱象-《崇祯之军火大明》
            
            
            
                
    第(2/3)页
    但因为新兵太多,兵器也少,实在无法形成战斗力,迟迟不敢出击。
    也有人相当消极,甚至冷眼旁观,准备坐看崇祯战死:
    「崇祯若是殡天了,新帝登基后,必然大赦天下,这个月流放到辽东的人,说不定都能放回来!我们的田产,也会归还!」
    带军疾驰的何腾蛟,得知崇祯被阿济格围住,吓得魂不附体,立刻舍弃了原来的目的地,带着队伍转向东方,向着徽州急进。
    最终在景德镇以北的蛟潭一带,遇到左营将领马士秀率领的军队。
    何腾蛟与马士秀试探性的交锋两次,迅速后撤各自安营,再不出战。
    随后,双方信使不断交互,两军书信往来频繁。
    很明显,何腾蛟自知人马少于马士秀,根本不可能打得过左营大军,只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试图劝降。
    何腾蛟知道,左营叛变,是左梦庚的决定,马士秀作为参将,是阻止不的了。
    但是如果今后阿济格兵败,马士秀必死无疑。倘若马士秀现在回头是岸,投靠朝廷反击左营和阿济格,那还是有活路的。
    对此,马士秀也是相当清楚,但是他看不清未来局势,难以确定这场大战的最后胜利者,是以先行扎营,两不相帮。
    王世忠送来的军令,被他束之高阁,坚决不继续东进攻崇祯。
    当然,马士秀也不进攻何腾蛟,也同意投降之事,要等朝廷赦免的命令。他告知何腾蛟不必理会自己,自行绕开东去救驾即可。
    马士英的7万左营士卒就此停顿。
    何腾蛟小心地绕道而过,见马士秀真的按兵不动后,放下心来,虽然马士秀不帮助自己平叛和救驾,但是如此按兵不动,也是极好的。
    是以头也不回的东去了,再不理会这七万大军。
    ……
    同一时刻,太子先前就派去九江的大军,得知崇祯危险后,没有任何停顿,迅速渡江南下,快速截住了九江南侧响水一带左营断后的5万人和相当战船,留下大部分士卒控制左营,少部分继续南下。
    安庆、巢县等地逃往南京的官员刚到芜湖,就被西来救驾的胡国柱斩杀,随后胡国柱带领飞龙军一路疾驰,目前已经到达南陵,剑锋直指徽州府。
    左营的金声桓、郝效忠、惠登相、王汝成、李国英等部将在脱离了王世忠和左梦庚的监督后,迅速消极怠工起来。
    他们日行十里,以各种理由龟速前进,甚至有人开始联络附近的州府官员,准备投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