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今非昔比-《崇祯之军火大明》


    第(2/3)页

    大明任何一个总兵,都能收拾的了他们。

    何况,定王和吴三桂还在朝鲜盯着,豪格必死无疑。

    崇祯下旨,让朝鲜的3万大军在过了年后,留下5000人驻守,其余各部连同3万朝鲜兵,尽数来到关内备战。

    朝鲜罪臣的家眷,和相当比例的地主富户,也都被崇祯勒令迁徙到关内,留下大片土地。

    给关内今后的移民预留了一个去处。

    在连天的大战后,在数十万人的内迁后,在关内百姓的入住和繁衍后,在朝鲜百姓光荣的自称汉人后,朝鲜半岛,彻底的融入了大明,再也没有独立的可能。

    这时,崇祯也终于慢条斯理的在仪仗入关前归队。

    率领着数千人的皇帝仪仗,浩浩荡荡的进了山海关。

    在山海关就等的兵部官员和山海关总兵汇报了征辽大军南返的相应军务,见崇祯满意的点头,才放下悬着的心。

    「让大军继续往南,在济南、德州等地驻扎就食,听后差遣。」崇祯吩咐。

    兵部官员一听,就知道,崇祯这是准备南征了。

    南边两个藩王篡位,内阁和六部早就准备好了一切,只等着皇帝一声令下,大军南下平叛。

    要不是临近过年,京师文武的请战奏疏,估计能垒墙了。

    崇祯算算时间,明日就是腊八节,他是不可能赶到京师过节了,只下旨让太子好生操持,不必等他。

    他自己带着腊八粥,在山海关城头,祭拜此处战死的大明将士。

    随军文官虽然颇有意见,但是如今皇帝文治武功无双,气势正盛,再加上他执拗的性子,也就没几个人出来

    阻止。

    武将们则是激动非凡,皇帝如此做,必定进一步提高武将的地位,现在,武将见到同级的文官时,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卑微了。

    腊月初九,崇祯下旨收起了皇帝仪仗,用相对更快的速度,向着京师进发,原因无他,因为,快过年了!

    各代皇室均对礼仪与祭祀天地等活动无比重视,这不仅关乎到皇室尊严,更是皇帝借此加强王朝正统性的重要方式。明王朝这个以儒家文化为正统思想的朝代,自然会特别重视春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