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不知道,莞城对招商引资工作投入了极大心血,想尽了办法。 79年就集中了15个有关部门成立了来料加工装配业务领导办公室,也就是招商引资工作小组的前身。 当初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莞城就主动派人到港岛做各种宣传,在各商会演讲,参加座谈会,一旦有港商愿意来考察,在没有轿车的情况下,直接开着公交车和摩托到罗湖口岸接人,把人拉回到莞城参观! 所以现在得知一个主动来考察的港商,哪会放过? 翌日,莞城,虎门镇。 “这就是当年林则徐销烟的遗址,展示了咱们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和觉醒意识……” 刚到虎门,叶东升就被带着参观和介绍了虎门销烟的历史和故事,倒也是听的津津有味。 不过他这趟来虎门,可不是看这个的。而是来考察莞城本地工厂分布的,摸清楚了这些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分店选址工作啊! “叶先生,这里就是太平服装厂! 1978年,张子弥先生来到虎门考察,惊叹于我们女工的效率和手艺,当场投资300万港元,和我们合作成立了太平手袋厂,签订了5年合同。 太平手袋厂获得了国家工商局颁发的全国第一张牌照,粤字001号! 这是全国第一个“三来一补”的典范,当年就拿到了100多万元加工费,并为国家赚取了60多万元港币的外汇!” 韩梅对叶东升与有荣焉地介绍着。 “这是全国第一家夜总会:莞城宾馆夜总会!去年咱们省一把手考察时还来参观过呢!” 没错,全国第一家夜总会,84年诞生在虎门镇。其目的就是以此来减少和港岛娱乐业的差距,以便招揽港商。领导参观时虎门镇长介绍说就是唱歌跳舞的地方,领导也没说什么。 虎门镇、长安镇、石碣镇、大朗镇、厚街镇、塘厦镇…… 三天时间,李雷和韩梅不辞辛苦地带着叶东升一行人逛了七八个镇,依旧保持着充足的热情。 回到招待所中,叶东升、小富、王建军三人聚集在一起。 “升哥,这边的情况好像和京海不太一样哎!” “是不太一样!” 叶东升也是不由揉了揉脑门,这和他预计的出了些偏差。 本来以为莞城也是像相邻的京海一样,有个什么工业区,然后工厂聚集在某些区域,毕竟全国大部分城市都是参考的特区发展模式。 结果莞城这边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为什么他这几天不在莞城市区内,而是到各个镇逛游? 那是因为莞城这地方真的是另辟蹊径! 羊城是粤东首府,京海是特区,资金、人才、设备都顺理成章地流向了二市。 夹在羊城和京海中间的莞城,基础设施条件差,没有政策和资金扶持,所以他们只能兵行险招,将外资审查的资格下放到30多个村镇。 这么一来,充分调动了各个镇子吸引外资的积极性。比如石碣镇,采用人海战术,从镇到村,从村民小组到个人,全部鼓励去招商,只要能招来外企开厂,就奖励3个月厂房房租。 此时镇上工厂的面积从几百到几千不等,每平方米的月租金是10元,因此光是奖励就至少有上万块,对村民来说只要能拉来一个,那就真的暴富了! 所以各个镇子乃至村民都是想尽办法拉外资,仅长安镇就有两百多家工厂,而莞城有大大小小三十多个镇再加主城。 同时莞城政府还把外商投资工厂进行了分类和聚集,比如做毛衣在大朗,做家具的在虎门,做鞋子在厚街……形成了集群效应。 就是靠着这些,莞城如今的工厂数量硬生生干到了4000家! 这让叶东升都不得不给莞城的领导班子点个赞,真是敢想又敢干,怪不得未来能够超过珠城和汕头这两个经济特区,仅次于羊城、京海,常年与佛城相爱相杀,争夺粤东老三的位置。 不过这却给叶东升带来了一个难题。 他在京海可以只开两家店,因为京海的工厂基本都集中在特区内,本身特区的范围并不算大。快递员围绕着两家店进行配送完全行得通。 但是莞城的这几千家工厂,是分散在全城范围的各个镇子上的啊! 莞城的面积可比京海的特区大多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