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否则,就不会有前线士兵的哗变了。 夏尔等军官们的争论平息下来后,分析道:“实战中的情况更多是‘防大于攻’,主动发起进攻的一方往往战损更高,他们甚至付出很大的代价也无法将防线往前推进一步。” 军官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这是堑壕战现实的情况,敌我双方挖了战壕对峙,彼此拿对方没办法,许多进攻都是徒增伤亡。 这是连“进攻理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然而,夏尔话锋一转,又说道:“但这只是战术层面的情况,先生们,我想说的是,在战略层面上却是‘攻大于防’。” 军官们面面相觑,他们被夏尔这个突如其来的反转搞得有些糊涂了。 明明是防守更有利,为什么又会说“攻大于防”? 夏尔不慌不忙的拿过桌上的刀叉摆起了龙门阵,边摆边说: “这是敌人防线,这是我军防线。” “敌我双方为了能防住对方进攻,就需要构筑完整的防线且不能有任何漏洞。” “否则敌人就会从这个漏洞突破并扩大战果。” 军官们点头表示同意,此时西线的情况就是这样。 夏尔接着说: “这条防线全长700多公里,敌我双方都投入了上百万的军队驻防。” “但即便如此,前线的兵员素质依旧参差不齐,许多地方兵员不足准备不足,只是敌我双方都没发现而已。” 军官们再次点头,他们中许多人是从前线回来的,有的还不只去过一回,他们很清楚夏尔说的是真实情况。 最后夏尔总结道: “之所以会出现这情况,是因为防守一方需要守好每一点。” “而要在700多公里长的防线上守好每一点却是基本不可能的,这已超出了人类的能力范围。” “反而是进攻一方,却只需要不断观察,从这700多公里长的防线找到一个漏洞再突破,就能取得胜利。” “这,就是我要说的‘攻大于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