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夏尔迟疑片刻,给艾维斯中将发了一封电报,他很有耐心的给艾维斯中将普及了一些空战知识: “物资已经收到了,非常感谢,中将阁下。” “但是,您似乎送错地方了,空战讲究的是就近原则。” “比如增援安特卫普,战机最佳的起飞基地应该是布鲁塞尔而不是纳木尔。” “从纳木尔起飞会增加50公里左右的距离,一来一回就是100公里,这对空战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 多出这100公里对现代战机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一战时的低速战机却十分关键。 “骆驼”战机最高时速只有190公里,巡航时速在100公里左右,总航程不过485公里。 这意味着飞行员要多出1小时时间用于赶往目标空域或返回机场加油上,这对油耗、飞行员的疲劳度以及出勤率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出勤率指原本一个白天可以往返四次投入战斗,但因为距离远只能三次甚至两次) 最后夏尔得出结论:“因此,最佳的方案应该是把补给运到布鲁塞尔,我把战机转场到布鲁塞尔机场并以它为作战基地作战!” 艾维斯中将听了夏尔的解释后虽然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却气恼的问:“你为什么不早说?我们可以一开始就把物资送到布鲁塞尔!” 夏尔不急不缓的回答:“非常抱歉,中将阁下,您没问。我以为您知道这些基础的空战知识。” 情报很快就转发到基钦纳手里。 基钦纳两眼一黑:“这个混蛋,他一定是故意的!” 艾维斯中将是黑格一系,他们鄙视所有新装备包括飞机,当然不知道这些空战知识。 基钦纳这个陆军大臣没指挥过空战,也是一无所知。 而夏尔居然还强调这是“基础”,杀人诛心! 但没办法,航空团在夏尔手里,抗议反对都没用,谴责更无济于事。 基钦纳只能再次向布鲁塞尔派去物资,比送往纳木尔的还多,这回派了两列火车过去。 然而,这一耽搁整个白天就过去了。 第(2/3)页